|
【阿里】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终有一战 |
【ali】2018-10-23发表: 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终有一战 2017年,全球市值最高的前五大公司分别是苹果、谷歌、微软、脸书、亚马逊,无一例外,全部都是互联网科技公司。但2007年,当时的世界十强分别是:沃尔玛、埃克森美孚、皇家壳牌石油、英国石油、通 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终有一战2017年,全球市值最高的前五大公司分别是苹果、谷歌、微软、脸书、亚马逊,无一例外,全部都是互联网科技公司。 但2007年,当时的世界十强分别是:沃尔玛、埃克森美孚、皇家壳牌石油、英国石油、通用汽车、丰田汽车、雪佛龙、戴姆勒克莱斯勒、康菲和道达尔,没有一家是互联网科技公司。 不过短短十年而已,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巨变? 为什么给人沧海桑田的感觉? 世界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你准备好了吗? 一、数字化是一场无法逆转的革命引发商业巨变 从人类历史来看,所谓革命本质上就是效率之战,用高效率打败低效率。 农业革命、工业革命莫不如此,而数字化又一次为社会带来了整体效率的大幅提升。 数字化技术对社会整体效率的提升也是一步一步演化而来的,并非一蹴而就。 首先是计算机技术出现促使企业内部信息数字化,使得企业内部的运营效率提升。 然后互联网技术,一步步促使商品数据化、人的数据化、生活服务的数据化。 这些过程,我们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商业效率大大提升,而正在来临的则是物联网阶段——万物皆有灵,万物皆互联,改变的则可能是整个人类。 如同电影黑客帝国中那般,我们将同时存在于两个地球上,一个是物理意义上的地球,一个是由数据组成的虚拟地球上。 而且,虚拟地球将成为主宰者,成为大脑,控制、指挥、主宰物理地球的运行。 撇开伦理、哲学这些大的命题不讲,我们单看数字化技术是如何改变商业社会最基本的竞争要素的。 客户: 数字化融入客户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客户的信息获取、消费方式,最可怕的是,数字化真正为客户赋能,让客户从弱势群体转变成为了强势群体。 产业链: 数字化技术普遍应用,充分介入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使得原来的产业链越来越短,而数据型企业强势进入传统产业链,成为产业链上新的主导者 渠道: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任何商业都无法摆脱对空间渠道的依赖,而互联网彻底让商业可以完全在虚拟世界中进行,企业之间的竞争,由争夺空间战进入到争夺消费者的时间。 由于数据化赋能,线上平台对线下零售的冲击可谓是摧枯拉朽,而线下零售的线上尝试几乎全军覆没。 传播: 互联网打破了媒体的垄断,也让企业单向传播的方式不再灵光。懂得互动、懂得经营粉丝的企业开始崛起。 在数字化时代,不但需要认清什么在变,更要认清什么没有变,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适应这个时代。 二、在数字化时代商业模式创新尤为重要 正是由于这些变化,让商业模式在数字化时代尤为重要。 我们必须承认,在当今时代,仅有好的产品已经无法撼动行业的格局了,几乎所有对旧有格局的颠覆都需要在商业模式上做出创新。 2003年,淘宝创立。 当时他的竞争对手易趣已经在中国耕耘了4年,并且获得ebay1.5亿美元的投资。 但马云靠免费和体验赢得卖家、靠支付宝和广告赢得买家、用集市和旺旺打通买家卖家,最终淘汰了“老大哥”ebay易趣。 2005年,去哪儿网开始创办。 此时,市场老大哥是携程,携程采取的是“整进散出”玩法,而去哪儿则采取了平台模式。 4年之后,2009年,艾瑞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旅游网站机票业务的季度总访问次数统计中,去哪儿网以33.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2008年,美国airbnb创立,将共享概念带入了酒店行业。 2010年airbnb完成了7倍的增长速度和160万晚的租赁订单。 2009年,uber紧随其上。 同样以共享概念介入到传统的出租车行业,通过数据和算法来实现司机与乘客之间的最优匹配,如今估值已高达700亿美元。 2010年,中国的奇虎360以免费模式向杀毒行业老大瑞星发起进攻。 当时,瑞星在中国杀毒市场占有率是38%,连续8年市场占有率第一。 但短短200天,奇虎360的免费模式横扫整个传统杀毒市场,周鸿祎获得了有生以来与同行竞争的最大战果。 同年,雷军的小米也悄然创立。 利用消费者的热情参与实现了c2b的反向定制,完成了去中介的革命,成为第一家不打广告、不做渠道就能实现赢利的手机品牌。 同样是2010年,第一家团购网站上线。 并在短短1年多的时间里便迅速发展到5000多家,从而引发了千团大战,最终,美团惨胜。 2013年,o2o模式向中国各传统服务行业全面进军。 凡是你想得到的,几乎都能在移动互联网上找到服务商。 线下零售商纷纷打出o2o旗号,试图依靠o2o反击电商。根据易观智库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o2o市场整体规模达4623亿元。 2014年,滴滴和快的分别接受了腾讯和阿里巴巴的投资。 展开了疯狂的烧钱大战,滴滴通过天价补贴,1年时间就把一个初创公司拉到100亿美元市值的规模。这让很多人看到了补贴烧钱模式的巨大威力。 2015年又被称为手机直播元年。 视频网站的付费市场已经逐步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会员付费成为视频网站的主要收入来源。 2016年,补贴烧钱模式烧到了共享单车领域。 摩拜和ofo开始了免费骑行、充值返现大战。虽然还没有清晰可见的赢利模式,但两家公司按照公开披露的信息,已经融资超过100亿元人民币了。 …… 每年的经济热点,每次的以弱胜强、每匹黑马的诞生,我们无一例外都看到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子。 在这十几年中,层出不穷的商业模式远远超过数百年工业革命以来的总和。 哪怕是颠覆性的产品,也必须配上颠覆性的商业模式,才有可能取胜。 三、商业模式发展三大趋势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推进,整个社会都在重构,我们必须看清楚商业模式发展的三大趋势: 1.价值颠覆 价值颠覆是指用数字化技术或者新的商业模式让产品和服务变得更简单、更便捷、更便宜。主要有三个维度: ① 更简单 就未来产品的发展趋势而言,不是把产品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复杂,而应是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容易使用。 更简单是指通过技术上的变革而使得复杂的被简化了,从而更容易操作,容易使用。同时,也正因为这种简单、易操作,使用户变得越来越广泛。 ② 更便宜 使产品更便宜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在产品层面,通过降低成本、利用技术简化、优化等手段从而使得产品变得更便宜。 第二种是商业模式层面的优化,通过改变整体成本或者收入结构从而让产品变得更便宜。 需要注意的是,更便宜不是简单的降价,其本质上是通过降低成本、优化商业模式来与用户达成双赢。所以,更便宜在本质上不会降低企业的利润。 ③ 更便捷 更便捷包含两个维度:第一个是更容易获得,第二个是更快速获得。 近几年,电商的便捷性也越来越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快速物流系统的建立 目前从仓储到干线、到支线、到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基本上全程都已经数据化了。 数字化时代价值颠覆无处不在,中国电商之所以比美国的渗透率要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传统零售渠道的效率远远低于美国的。 中国的渠道环节多,供应链水平差,因此产品加价率高。所以,当淘宝在中国出现的时候,其价格优势是远超美国同行亚马逊的。 同样的,共享经济之所以蓬勃发展,其背后也符合价值颠覆的趋势。 共享经济将闲置资源再利用,对物品分享者而言,既没有失去所有权,还通过与别人的分享创造了价值,获得了收益。 对使用者而言,共享其实就是“以借代买”“以租代买”,不言而喻,租和借当然要比买更便宜。 2.平台模式 平台模式和平台思维其实并不新鲜,在传统商业时代早就有人在用平台模式经营自己的生意了。 传统商业时代的平台有两个限制,使得其平台模式无法得到充足的发展: 第一个限制是物理空间。 第二个限制是流量限制。任何一个物质世界的平台,流量都是有限的,当然这种限制依然来自于有限的物理空间和有限的经营时间。 到了数字化时代,当空间限制和流量限制打开之后,用户数量过亿的超级平台就出现了。 但是残酷的是,互联网是一个没有边界的、一体化的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同一细分品类的平台将赢家通吃,二元法则将会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唯一法则。 随着消费者数据化的推进,崛起的是2c平台。而随着生产端数据化的推进,崛起的是2b平台。 当数据化进程走到了今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目前2c平台的大格局已定,而2b平台方兴未艾。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生产企业的采购将发生变化,其周期越来越快、量越来越小、非标准化需求越来越多,而这种非标准化的需求对数字化的要求很高。 这就意味着b2b平台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但是到目前为止,大量传统行业的b2b平台迟迟未见动静。 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b2b平台的交易通常比较复杂。 所以在消费者端无往而不利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在b2b平台上几乎个个都栽了跟头,没有传统企业行业专家的参与,几乎不可能把这类平台做成。 另一方面,产业链条上的传统企业对互联网有着天然的抗拒和躲避,其本身反应比较迟缓。 b2b平台的市场将是一个几十万亿美元级别的市场,远远超过2c平台的市场的交易量。 在那么大的交易量里面,平台只要有1%货币转化量的能力,这就是一个几千亿美元的市场。 在数字化在基础设施方面不断推进的时候,相信这个市场最终会爆发。而对大多数传统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型机会。 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样的行业能做垂直行业平台?谁来做比较好?怎么做才能做成功呢? 我认为,2b平台的关键成功要素有以下几点: ① 平台两端要足够分散。 ② 要由行业内专家来运作。 ③ 必须满足价值颠覆的原则。 ④ 整合第三方服务,最终实现三流合一。 ⑤ 平台企业的核心是数据和算法。 3.跨界融合 从企业战略的角度来看,企业跨界的本质其实就是企业多元化,它只不过就是企业多元化的一种更为与时俱进、形象的说法而已。 为什么有些企业通过跨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有的企业却倒在了跨界的道路上,那么到底能否跨界,又应该如何跨界? 透过现象看本质,跨界问题的本质是一家公司如何获得增长。企业跨界要考虑两个关键要素:一是企业的发展阶段。二是企业的资源和能力。 数字化时代的跨界现象越来越普遍: 一方面是因为行业的边界被数据和算法击穿,数据和算法能力可以迅速累积行业经验。 另一方面,不管是客户资源、技术资源还是资本资源,对企业来说,在数字化时代的获得都变得容易了。 数字化时代的跨界形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产品智能互联导致的跨界融合。 第二种是客户被大量聚集导致的跨界融合。但不管是哪种跨界融合,最后都将形成以平台为核心的生态模式。 与硅谷科技公司相对克制、有边界的跨界相比,中国两大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的跨界显得毫无边界而又野蛮。 如果我们站在未来的角度看现在,在未来,数字化的虚拟世界终将和物质世界融为一体并且控制这个物质世界。 那么,我们会发现,腾讯和阿里巴巴只不过是在用最大的力气在这个虚拟世界里抢地盘。 就如同哥伦布刚刚发现新大陆,他要做的不是圈一块地立马开始精耕细作,而是要尽可能去占据尽可能大的地盘。 在未来,这个世界的所有一切,都将被拥有客户的超级平台瓜分。 虚拟世界是没有国界的,其实也就意味着在未来,实体世界的国界也会慢慢模糊,而世界终将被打通。 如从这个角度来看,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终有一战,腾讯和脸书也终有一战。 所以,阿里巴巴和腾讯虽然野蛮,虽然粗犷,但这就是战略,这就是大势。唯有出现更多这样的企业狂飙猛进,中国的崛起才会近在眼前。 内容来源:源自一流咨询师的理论方法与实战工具。本文为中信出版社书籍《未来已来——数字化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读书笔记,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授权发布。 瓷砖相关 阿里巴巴 杰贝阿里 阿里山精品家居市场 ,本资讯的关键词:阿里亚马逊数字化商业模式线下零售科技公司阿里巴巴互联网 (【ali】更新:2018/10/23 20:07:44)
![]() |